沅江市地處八百里洞庭腹地,全市總面積為2177平方公里,約占湖南省總面積的1.07%。其中耕地6.26萬公頃,水面6.47萬公頃,湖洲6.0萬公頃,丘崗1.4萬公頃。地域接納湘、資、沅、澧四水,吞吐長江,河湖相通,連接成網,呈“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的湖鄉特征。全市轄2個街道、2個濕地保護事務中心和10個鎮:瓊湖街道、胭脂湖街道、南洞庭濕地保護事務中心、漉湖濕地保護事務中心、南大膳鎮、黃茅洲鎮、四季紅鎮、陽羅洲鎮、草尾鎮、泗湖山鎮、共華鎮、南嘴鎮、新灣鎮、茶盤洲鎮。2015年末全市總人口76.8萬人。常住總人口68.9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3.93萬人,農村人口34.98萬人。
沅江市水域灘涂資源豐富,總面積6.47萬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9.9%。根據《沅江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8-2030)》,全市可養殖水域面積1.32萬公頃(含限養區0.43萬公頃),宜漁稻田3.4余萬公頃。全市共有商品魚基地漁場46個,村級漁場32個,國營漁場3個,創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5個,省級水產原良種場1個、市級水產良種場1個,縣(市)級苗種場20家。2020年全市水產品產量16.1萬噸,漁業綜合產值49.3億元,分別占全省比重的6.25%、6.6%。
沅江市是全國百強漁業縣、國家重要商品魚基地,水產產業發展優勢明顯,為全省5個產量過10萬噸的漁業重點縣之一,連續多年產量居全省第一。水產業是沅江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在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工程、保障糧食安全、擴大社會就業、發展區域經濟、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用活水資源,做強水產業”,“必須立足水資源、做活水文章,統籌抓好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水資源利用、水經濟發展、水安全保障,讓水優勢成為決勝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為切實做好“用活沅江水”這篇文章,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產業強市”戰略,助推鄉村振興,實現我市水產業的大發展,為建設洞庭湖區核心城市最大程度地貢獻水產力量,特編制《沅江市水產百億產業規劃(2021-2025)》。《規劃》以推進沅江水產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主線,以“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為著力點,以提高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中心任務,聚焦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補加工短板、強種業基礎、促融合提升,加快推進沅江市水產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