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基本情況
(一)單位概況
1、人員、機構構成情況
根據沅江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核定,本機關內設2個辦事機構:辦公室(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選舉任免聯絡工作委員會,7個專門委員會:民族華僑外事委員會、監察和司法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社會建設委員會,所屬事業單位1個:市財政預算聯網服務中心。
2020年本單位年未實有人數39人,其中:公務員及參公人員33人、事業編制3人、工勤人員3人。退休人員39人。
2、單位主要工作職責
(1)負責組織對全市重大事項的調查和審議。(2)沅江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市委的提名,組織對市人民政府組成人員、紀委監委、市檢察院和市法院有關人員的職務任免。(3)負責組織對“一府一委二院”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4)組織走訪人大代表及人大代表視察、調查等活動。(5)負責組織召開沅江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人大常委會會議、主任會議及人大換屆選舉等工作。(6)指導鎮人大主席團、街道人大聯絡組工作和代表小組活動,加強與鎮人大主席團、街道人大聯絡組、人大代表的聯系。(7)負責收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所提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及時轉辦、督辦落實,作出答復,搞好議案匯編。
(二)2020年支出管理及使用情況
(1)總支出管理和使用情況
2020年度支出合計943.67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503.30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359.72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38.52萬元,其他資本性支出42.13萬元。
(2)專項支出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項目支出368.09萬元,占總支出的39.01%。其中:1、人大專項業務合計支出344.09萬元;2、“四行”專項支出24萬元,其中:環保世紀行專項6萬元、民族團結進步行專項6萬元、三湘農產品質量安全行6萬元、三湘農民健康行專項6萬元。
(三)績效評價指標分析情況
2020年,本機關績效目標是依據機關財務管理制度,有效利用項目資金,積極實現績效評價,高效、節約運用財政資金,發揮項目產生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2020年度“四行”項目資金績效自評報告
一、項目支出年度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對比表
|
項目名稱
|
環保世紀行、民族團結進步行、三湘農民健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行
|
|
主管部門
|
沅江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室
|
項目實施單位
|
沅江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室
|
|
項目類別
|
1、部門預算項目√2、區直屬專項
|
|
項目屬性
|
1、持續性項目√2、新增項目
|
|
項目類型
|
1、常年性項目√2、延續性項目3、一次性項目
|
|
項目起止時間
|
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
|
|
項目當年預算
|
24萬元
|
項目執行金額
|
24萬元
|
|
一級指標
|
指標名稱
|
指標解釋
|
年初目標值
|
實際完成值
|
|
產出指標
|
宣傳
|
做好本年度四行宣傳服務工作
|
4件
|
5件
|
|
執法調研件數
|
做好四行調研執法視察工作
|
8件
|
完成執法法調研視察工作8件
|
|
效益指標
|
社會經濟效益
|
對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直接或間接影響
|
強化日常監督管理,提升整體工作水平。
|
提升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生活質量。
|
|
生態效益
|
對生態環境所帶來的直接或間接影響
|
圍繞生態環境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民健康安全,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回應了社會重大關切。
|
二、項目概況和資金使用管理情況
(一)項目概況
1、項目基本性質
本項目屬于部門預算項目,項目屬性為持續性項目,項目類型為常年性項目。
2、項目用途
“四行”支出主要用于人大常委會環保世紀行等“四行”經費保障。
(二)項目資金安排落實情況
本項目2020年度安排預算資金24萬元。
(三)項目資金實際使用情況以及與申請預算數額對比分析
1、項目資金實際使用情況
本項目實際使用資金24萬元。
2、項目資金實際使用與申請預算數額對比情況
本項目申請預算經費24萬元,實際使用資金24萬元,實際使用較預算申請經費持平。
(四)項目資金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分析
本項目嚴格執行相關資金管理制度。具體如下:
1、管理制度健全。已制定相應的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符合相關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
2、資金使用合規。資金使用合規,支出依據規范,無虛列支出,無截留、擠占、挪用等現象。
3、財務內控有效。已制定相應的內控機制,采取了相應的財務檢查等必要的內控措施,財務及資產管理制度健全且能有效執行,會計核算規范。
三、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產出指標實際完成情況
深入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行”、“三湘農民健康行”、“環保世紀行”和“民族團結進步行”等系列活動,通過制作宣傳標語、印發宗教事務法律法規和農民健康知識等宣傳讀本,全面普及農業科學知識、健康衛生知識和法律知識,均收到了較好效果。
緊扣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監督,圍繞“四水農業”建設,聽取和審議了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創建工作情況的報告,要求市人民政府從突出創建重點、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技術支撐、推進品牌創建等方面入手,抓好農業項目,推進農業現代化。圍繞美麗宜居新農村建設,聽取和審議了農村村民建房情況的報告,指出了我市村民建房存在選址隨意、管理不嚴、監管不實、審批缺位等問題,要求市人民政府進一步加強領導、理清思路、搞好規劃、出臺實施辦法,推進農村村民建房有序發展。圍繞決勝脫貧攻堅,組織對我市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調研,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績的同時,建議市人民政府注重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持續推進產業扶貧,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建立健全各項機制,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緊扣生態文明發展有效監督。聚焦污染防治攻堅戰,聽取2020年度環境目標任務情況的報告,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聚焦生態建設,聽取和審議了推進生態廊道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重點提出了打造沅江湖鄉桔城特色的意見。聚焦構建“四湖”格局、打造“生態名市”目標,第29次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項目的報告,作出了《關于同意沅江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相關事宜的決議》,要求市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按照PPP項目相關政策,依法履行職責,真正把水環境治理好。
緊扣以人民為中心發展強化監督。把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城市供水等問題列入監督計劃,致力于推動民生改善。聽取和審議了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情況報告,提出了加大財政投入、加強隊伍建設、強化聯防聯控,重點解決冷鏈設備更新和疾控實驗室建設等建議。聽取和審議應急管理工作情況報告,對管理體制、應急能力和基礎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審議意見。聽取城市供水和管理工作情況匯報,提出了規范二次供水管理、嚴格執法、封閉城區自備水源井等建議。同時聽取了殘疾人保障、汛前準備、科協、宗教等工作情況的匯報,了解相關情況,提出。
緊扣民主法治建設有力監督。維護和諧穩定大局,聽取信訪工作匯報,建議進一步聚焦基層基礎、突出問題和制度改革,打造更高水平的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持續監督司法工作,聽取和審議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工作情況的報告,作出了《關于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聽取和審議市人民法院涉農案件工作情況的報告,為保護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提出了設立專項救助金的建議。堅持規范性文件審查制度,全年共審查規范性文件24件,配合益陽市人大開展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專題調研,有力維護法制統一和權威。認真辦理涉法涉訴信訪,今年共收到各類信訪申訴10件次,接訪35人次,均按規定及時轉相關部門處理并跟蹤督辦。
與此同時,市人大常委會還積極配合省、益陽市人大工作。協助開展蘆葦產業轉型發展、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上岸漁民權益保障等專題調研19項,配合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修法立法調研、執法檢查活動10次,配合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情況專題詢問,下塞湖生態修復、大通湖水環境治理等專項視察,推動我市相關工作順利開展。
2、效益指標實際完成情況
開展環保世紀行活動,突出環境保護主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將人大監督與新聞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緊密結合,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綠色發展理念和環境保護意識,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促進環境質量改善,彰顯綠色沅江特色,提升生態品質。開展三湘農民健康行,為農民健康創造良好的宜居和人口環境,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民生活質量,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群眾健康福祉。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行,不斷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提升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開展民族團結進步行,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平等、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更加鞏固,進一步完善矛盾排查化解機制,夯實基層基礎,提升民生水平。
(二)改進建議
1、進一步完善建設項目預算編制。年度項目預算應嚴格按項目內容編制,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進一步壓減項目資金,使預算編制更加符合項目實際情況。
2、規范項目資金管理。應嚴格按照預算計劃安排使用項目資金并加強管理,不屬于項目資金使用范圍的事項,一律不得使用項目資金列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