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山塘水渠是丘陵區百姓的“生命線”。近年來,沅江市扎實開展山塘清淤增蓄建設,把水利工作和服務民生相結合,聚焦管好“盛水的盆”,護好“盆中的水”,讓山塘“蓄得住水、灌得到田”。

8月21日,一場秋雨籠罩了整個沅江市胭脂湖街道,讓人一掃夏季留下的炎熱,淅淅瀝瀝的雨滴落在地面,滋潤著這片土地。在位于胭脂湖街道先鋒村的大蘆樹塘,水利工作人員正與村干部檢查著山塘的蓄水情況,他們希望能夠借這場秋雨存下更多的農業灌溉用水。
先鋒村地處丘陵山崗,地勢較高,從洞庭湖抽上來的水難以流至。旱季時,小山塘就發揮了大作用。大蘆樹塘便是沅江市山塘清淤增蓄建設項目之一,于今年3月建設完工,清淤量達到了2.64萬m3、新建體積放水孔1處、新增蓄水量達到了2.6萬m3,可改善和新灌溉面積60畝左右。
除了大蘆樹塘,先鋒村還先后對40多口山塘進行了清淤增蓄建設,如今成果已經能夠惠及家家戶戶。
胭脂湖街道先鋒村治保主任劉雙林告訴記者:“如今全村21個組所有山塘都已經清淤增蓄完畢,總灌溉面積大概有2000多畝。下一步我們要保護好清淤山塘的水資源,盡量讓它灌溉到每一畝農田。”

通過近年來的改造,先鋒村的山塘灌溉效率和范圍也得到了大大提高。家住附近的村民郭燕飛就是受益者之一,她所種植的4畝晚稻如今長勢喜人,一掃往日缺水干旱的模樣。
郭燕飛感激地說道:“我們今年的山塘建設搞的挺好,不怕干、不怕旱,今年收成一片大好。”
2023年,沅江市將山塘清淤增蓄建設納入市重點民生實事工程,全力保障全市40多萬畝農田灌溉需求。目前全市已投入4800多萬元,對全市1204口山塘進行清淤、整修、堤壩覆坡加固,本輪納入清淤工程量341.73萬立方米。
責編:蔣碧 審稿: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