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沅江市開展了“沅來有樂·村村有戲”2024年沅江市村晚活動,全市14個鎮、街道、中心將陸續舉辦。村晚由村民自編自演,實現村里搭臺、村民唱戲,不斷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期間,全市各文藝院團、音樂家、舞蹈家、民間文藝家協會送戲下鄉,他們創作編排數十個節目,菜單式供各村選擇。一批書法家在春晚現場開展送春聯下鄉活動,實現文藝文化惠民。
舉行村晚是沅江市理論宣講的創新方式之一。沅江市精心準備了宣講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的曲目,穿插在村晚的編排曲目中,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寓教于樂,用群眾的語言,群眾演,群眾講,在歡歌笑語中,群眾便知曉了黨的理論方針政策。
村晚的舉行,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村晚的籌備過程中,農民群眾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紛紛報名要求參加村晚,他們就地取材展現才藝,鼓足干勁抓緊排練,使自己的節目更加精彩。村晚的舉行激發了廣大農民群眾的藝術創作活力,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村晚的舉行,推動了農村地區的移風易俗。以往一些農村地區逢年過節的主要娛樂活動就是劃拳喝酒、打牌甚至賭博,讓傳統佳節走了樣、變了形,而村晚的舉辦將廣大農民聚集在一起,創作劇本、排練節目、欣賞表演,提升了農民的文明素質。不僅如此,通過充分挖掘、利用民俗文化資源,進一步激發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活力,引導廣大農民傳承文化、弘揚美德,以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文明鄉風。
村晚的舉行,促進了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村晚已融入村民的生活,成為凝聚村民情感、促進鄉風文明、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良好載體,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進了鄉風文明,更好的以文化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沅江市舉辦村晚,涌現了一大批農民藝術家,展現了當地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對當地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也讓當地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出新氣象。
責編:蔣碧 審稿: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