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政辦發〔2025〕14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直有關單位:
《沅江市2025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管控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第十八屆8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沅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7月31日
沅江市2025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與
禁燒管控工作實施方案
為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有效削減秸稈露天焚燒造成的大氣污染,打贏藍天保衛戰,根據《湖南省秸稈綜合利用若干規定》《湖南省關于支持秸稈綜合利用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和《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湖南省秸稈禁燒區和限燒區劃定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結合沅江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秉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國家、省、市關于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的工作部署。堅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屬地管理、源頭控制”原則,強化政策引導與執法監管,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形成源頭有效防治、主體責任明確、運行機制完善的工作格局。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以制度創新為保障,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五化”綜合利用,拓寬利用渠道,提升利用效率。持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環保意識與參與度,推動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工作常態化、長效化開展,實現空氣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和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生態振興。
二、總體目標
以健全責任體系為核心,以優化收儲運網絡為支撐,以提升技術應用水平為抓手,全面構建“責任明晰、儲運高效、技術先進、多元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管控全鏈條監管體系。按照農作物種植時序,對全市水稻、玉米、油菜、棉花、小麥等所有農作物秸稈實行全域耕地禁燒管控,推進收儲運網絡體系建設,建成1個標準化縣級秸稈收儲中心和10個秸稈收儲網點,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離田利用率達35%。
三、利用方式
結合不同作物特性和區域實際,推行“分類施策、多元利用”模式。
(一)早稻秸稈。采取農戶自主粉碎還田,灌水翻耕模式。
(二)中晚稻秸稈。以打捆離田利用為主,粉碎還田深翻耕為輔。
(三)油菜秸稈。以粉碎還田為主,轉運收集為輔。對房前屋后、溝港河堤等不便機收區域秸稈,由村集體組織轉運至秸稈“五化”利用主體。
(四)其他農作物秸稈。玉米、棉花、大豆、馬鈴薯等其他農作物秸稈,采取粉碎還田與飼料化(玉米青貯加工)、能源化(壓塊燃料、打捆直燃)、肥料化(制作有機肥)、基料化(種植食用菌)等多元化利用相結合的模式,實現資源高效轉化。
四、主要任務
(一)摸清工作底子,建立電子化臺賬。以村為單位對種植情況(早中晚水稻、油菜、其他作物)、還田和離田面積(到戶)、收儲網點建設情況、產業化服務主體情況、秸稈還田離田農機具情況、社會化服務組織情況開展摸底調查,以鎮(街道、中心)為單位建立電子化臺賬。
(二)構建秸稈收儲運體系,夯實資源化基礎。在全市范圍內建設1個縣級秸稈收儲中心。根據各鎮(街道、中心)秸稈量的多少,合理布局10個收儲網點,配備必要的收集、打捆、運輸機械設備。鼓勵社會化服務組織拓展農作物秸稈收儲用功能,逐步形成“中心+網點+社會化服務”的秸稈收儲運用體系。
(三)加強農機配套,提升機械化水平。加大農機購置和作業補貼力度,新購置聯合收割機150臺、滅茬粉碎機10臺、自走式秸稈打捆機10臺、深翻耕機械20臺;支持農機合作社開展秸稈機械化還田、離田作業,重點推進低茬收割粉碎還田深翻耕20萬畝、打捆離田45萬畝;培育專業化農機服務組織50個以上。
(四)培育市場主體,構建產業化格局。依托水稻、油菜主產區優勢建立項目庫,支持培育年利用3萬噸以上的綜合利用主體1個,1萬噸以上的綜合利用主體2個,5000噸以上的綜合利用主體3個,3000噸以上的綜合利用主體5個,新建秸稈飼料化加工生產線3條、能源化加工生產線2條、肥料化利用加工生產線2條。同時激活現有產業化主體,力爭生產能力達到設計能力。
(五)創新利用路徑,實現高值化發展。構建以飼料化利用為主,肥料化、燃料化利用為輔,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協同發展的多元高值利用格局。創新推廣秸稈養殖飼料、生物基質、生物燃料等技術,優先推廣使用秸稈為原料的有機肥、有機無機復混肥、炭基肥。鼓勵開展秸稈壓塊、切割、揉絲等粗加工利用方式,豐富秸稈原料形式。探索推廣“秸稈+”農業農村有機廢棄物協同治理、“秸稈換肥”“秸稈變肉”等利用模式。支持生產食用菌、育秧基質等基料化利用,推廣菌菇生產、集約化育苗、無土栽培、改良土壤等技術。發展壯大草藝、建材等產業,推動秸稈替塑、替木,實現秸稈多途徑增值,拓展秸稈高值化利用路徑。
(六)實施精準管控,強化網格化監管。各鎮(街道、中心)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履行主體責任,將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工作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的中心工作來抓。嚴格落實市政府領導包鎮(街道、中心)、鎮(街道、中心)黨政領導包村(社區)、村(社區)干部包組包戶的網格化管理要求,切實抓好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管控工作。各級值班、巡查人員要全時在崗在位,深入田間地頭,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實行24小時全天候、全覆蓋巡查和看管,利用鐵塔視頻巡查+無人機巡查+地面巡邏等技術手段,實現全區域實時監控,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及時撲救、及時通報。確保不發生露天焚燒秸稈行為。
市委、市政府將成立聯合督導組,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管控工作專項督導,依法依規嚴厲打擊露天焚燒秸稈行為。聯合督導組在督導中發現火點現場交辦,由屬地鎮(街道、中心)一日內上報情況,兩日內上報處理意見,做到發現一起、依法查處一起。同時倒查秸稈綜合利用管控機制,對于方向不明,措施不力,處置不及時的一律追責問責,持續保持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管控工作高壓態勢。
五、獎懲措施
2025年沅江市水稻播種任務面積106.6萬畝,其中早稻40.8萬畝,一季稻22.55萬畝,晚稻43.25萬畝。受農時季節影響,我市早稻秸稈都是采用機械化收割直接還田,主要是處理中晚稻秸稈的問題。根據我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實際情況,市財政統籌安排1500萬元用于2025年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工作。
(一)獎補措施
1.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工作經費。為了充分調動各鎮(街道、中心)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工作的積極性,主動協調解決收儲主體進村入戶回收秸稈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市財政根據國土三調耕地面積88萬畝的調查結果,對各鎮(街道、中心)按2元/畝給予工作經費,共計176萬元。
2.秸稈還田獎補。我市中晚稻計劃低茬收割粉碎還田深翻耕20萬畝,留茬高度≤15cm,翻耕深度20cm以上,秸稈粉碎均勻,粉碎長度≤10cm,拋撒均勻度≥80%,按照35元/畝進行補貼。共計700萬元。
3.收儲企業獎補。資金總額控制在324萬元以內,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加工利用補貼。對收儲稻草秸稈1000噸以上的主體進行獎補:①處置1000噸以上3000噸以下秸稈企業,按實際噸位數給予20元/噸補貼;②處置3000噸以上5000噸以下秸稈企業,按實際噸位數給予25元/噸補貼;③處置5000噸以上秸稈企業,按實際噸位數給予30元/噸補貼。二是廠房補貼。支持秸稈收儲原料廠房、加工車間、成品倉庫等建設,場地采用門式鋼架結構,運輸車輛進出自如,層高不少于7m,地面平整防潮,配備地磅和消防設備。對新、擴、改建廠房的按50元/㎡進行補貼。三是設備補貼。對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范圍內秸稈綜合利用農機裝備實行額外補貼,補貼最高不超過農機采購費用的50%。對尚未納入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范圍的,按照購置費用的30%進行補貼(自行購買設備的參照執行)。
4.秸稈禁燒管控工作獎勵。市財政安排300萬元用于鎮(街道、中心)秸稈禁燒管控工作績效獎勵。從發文之日起,未被上級巡查交辦、鐵塔衛星通報火點的鎮(街道、中心)獎勵30萬;僅發生1處火點的鎮(街道、中心)獎勵20萬;僅發生2處火點的鎮(街道、中心)獎勵10萬,火點數量超過2處以上的鎮(街道、中心)一律取消獎勵資格。
(二)懲罰措施
為落實上級秸稈禁燒管控工作要求,現就農作物秸稈禁燒管控工作明確如下處罰措施:
1.對上級交辦的省衛星火點:經上級核實確認后對衛星火點鎮(街道、中心)扣除工作經費5萬元。
2.對益陽市督導交辦及益陽鐵塔監控發現的秸稈焚燒火點:焚燒面積1至5畝的扣除工作經費0.5萬元;焚燒面積6至10畝的扣除工作經費1萬元;焚燒面積超過10畝的扣除工作經費2萬元。
3.對沅江市巡查督導組現場發現的火點,未按“1520”機制及時處置到位的,對鎮(街道、中心)扣除工作經費1萬元。24小時內同一鎮(街道、中心)發生5個以上火點的,另加扣工作經費3萬元。
對衛星火點和益陽市級督導發現的火點已處罰的,不重復處置。沅江本級扣除的工作經費由市財政從鎮(街道、中心)下撥經費中扣除,沅江本級發現的秸稈火點的所有處罰經費,全部用于秸稈禁燒管控工作經費。
六、獎補程序
(一)秸稈綜合利用獎補按照“先離田、后獎補”的原則執行。
(二)收儲主體在秸稈收儲前,應填報秸稈收儲獎補申請表,收儲結束后,需提交秸稈收儲運原始憑證、稱磅票據、明細臺賬、收儲照片等證明材料;由鎮(街道、中心)負責初審,初審合格后,在鎮(街道、中心)公示欄公示5~7天,接受群眾監督;公示無異議后,市農業農村局會同市財政局、市紀檢監察部門聯合組織驗收。
(三)秸稈粉碎還田深翻耕由鎮(街道、中心)組織實施,實施主體由鎮(街道、中心)推薦,農業農村局審核把關。作業機械必須安裝北斗系統,作業完成后,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和市紀檢監察部門對作業面積進行現場審核。
(四)市農業農村局負責秸稈綜合利用獎補資金的審核把關,確定獎補對象和金額,并建立相關臺賬。
(五)市財政局要加強對秸稈綜合利用獎補資金的監督管理,確保資金及時撥付到位。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宣傳引導。通過開展現場觀摩、技術培訓,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編制通俗易懂的宣傳資料,進村入戶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和全域禁燒的宣傳引導工作。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多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地廣泛宣傳,引導農民轉變觀念,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支持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的良好氛圍。
(二)明確工作職責。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指導、監管、督導秸稈禁燒管控工作;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指導、監管、督導各鎮(街道、中心)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各鎮(街道、中心)按屬地原則,負責組織本轄區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工作。
(三)強化組織保障。建立市級領導包鎮(街道、中心)、鎮(街道、中心)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到丘塊)的三級包保責任制,建立市直單位聯村共管共治工作機制,建立“一村一策”秸稈綜合利用管控機制。
(四)加大巡查力度。益陽市生態環境局沅江分局要制定禁燒督導工作方案,形成工作合力。各鎮(街道、中心)要加大禁燒巡查力度,做到發現一個、制止一個、處理一個,各鎮紀委要加大問責力度,全力推動沅江市秸稈禁燒工作全面落實到位。
(五)筑牢安全防線。各鎮(街道、中心)要強化對市場主體(收儲網點)的安全監管,督促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范堆場選址布局,確保遠離火源、居民區;按標準配備充足消防器材,設置醒目防火標識,定期清理周邊可燃物;建立健全值班巡查制度,嚴禁場內吸煙、動火作業,加強用電安全管理;科學制定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確保火情早發現、早處置,堅決防范火災事故發生。
(六)落實資金保障。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管控工作列入各級財政預算,作為財政資金支持的重點工作。充分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秸稈綜合利用領域,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補貼資金按照扶持政策據實予以補貼。市農業農村、財政、紀監等部門要組建聯合驗收組開展現場驗收。
(七)建立技術支撐。以市鎮兩級農技推廣部門為平臺,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推廣簡便實用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促進技術普及應用,建立一批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典型。加強技術培訓,選派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實地指導,組織開展企業與鄉村對接秸稈利用技術和裝備,加強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樣式“四新”推廣應用。
附件:1.沅江市2025年中晚稻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獎補明細表
2.沅江市2025年中晚稻秸稈還田深翻耕任務分配表
3.2025年沅江市農作物秸稈縣級收儲中心和收儲網點統計表
附件1
沅江市2025年中晚稻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獎補明細表
|
獎補對象 |
獎補 資金 (萬元) |
工作經費 |
秸稈還田 補貼 |
收儲企業補貼 (元/噸) |
廠房建設 補貼 |
設備補貼 |
秸稈禁燒獎勵 (發文之日起) |
|||||
|
根據國土三調耕地面積
(元/畝) |
推廣中晚稻低茬收割還田深翻耕20 萬畝 (元/畝) |
1000噸至3000噸 |
3000噸至5000噸 |
5000噸以上 |
新擴改建廠房
元/m2 |
納入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的 |
未納入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的 |
未發生火點的 |
僅發生1處火點的 |
僅發生2處火點的 |
||
|
鎮(街道、中心) |
476 |
2 |
|
|
|
|
|
|
|
30 |
20 |
10 |
|
市場化 主體 |
1024 |
|
35 |
20 |
25 |
30 |
50 |
享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外進行額外補貼,兩者補貼不超過農機采購費用的50% |
按照購置費用30%進行補貼(自行購買設備的參照執行) |
|
|
|
|
資金控制 范圍 (萬元) |
1500 |
176 |
700 |
324 |
300 |
|||||||
附件2
沅江市2025年中晚稻秸稈還田深翻耕任務分配表
|
目標任務 |
類別 |
單位 |
瓊湖街道 |
胭脂湖街道 |
新灣鎮 |
南嘴鎮 |
草尾鎮 |
陽羅洲鎮 |
四季紅鎮 |
黃茅洲鎮 |
南大膳鎮 |
共華鎮 |
泗湖山鎮 |
茶盤洲鎮 |
南洞庭事務中心 |
漉湖事務中心 |
合計 |
|
中晚稻收割后種植冬季農作物,推廣20萬畝秸稈低茬收割深翻耕。 |
中晚稻播種面積 |
畝 |
7200 |
23500 |
3000 |
12600 |
101200 |
76000 |
14700 |
91900 |
106800 |
90500 |
77300 |
43300 |
7500 |
2500 |
658000 |
|
中晚稻秸稈深翻耕分配面積 |
畝 |
3600 |
15000 |
3000 |
6300 |
20925 |
23000 |
7350 |
23975 |
27500 |
24275 |
19325 |
17000 |
7500 |
1250 |
200000 |
注:原則上重點支持地區偏遠,丘塊偏小,不適宜機械收割區域。
附件3
2025年沅江市農作物秸稈縣級收儲中心和收儲網點統計表
|
序號 |
企業名稱 |
詳細地址 |
企業 |
聯系電話 |
備注 |
|
★ |
沅江市馮鑫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 |
泗湖山朱馮村 |
陳建軍 |
138****3928 |
縣級秸稈收儲中心 |
|
1 |
沅江市牧裕農業綜合開發專業合作社 |
共華鎮新港村 |
夏訓歡 |
177****7869 |
秸稈收儲站點 |
|
2 |
沅江市牧源秸稈綜合 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 |
南大膳鎮 同豐垸村 |
彭真軍 |
130****5600 |
秸稈收儲站點 |
|
3 |
沅江市益農秸稈綜合 利用有限公司 |
泗湖山鎮 朱馮村 |
皮敬波 |
139****3621 |
秸稈收儲站點 |
|
4 |
沅江市熙福秸稈綜合 利用合作社 |
草尾鎮熙福村 |
劉志剛 |
137****4094 |
秸稈收儲站點 |
|
5 |
沅江市保民現代農機 專業合作社 |
瓊湖保民 |
王劍良 |
189****7258 |
秸稈收儲站點 |
|
6 |
湖南阜豐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沅江市草尾鎮樂園村 |
劉志清 |
177****2182 |
秸稈收儲站點 |
|
7 |
湖南沅江鑫達林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南大膳鎮 南豐垸村 |
劉建軍 |
139****8358 |
正在建設中 |
|
8 |
沅江市健鳴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 |
南大膳鎮 南豐垸村 |
易曉淼 |
130****2888 |
正在建設中 |
|
9 |
湖南省碧藍生態農業 發展有限公司 |
黃茅洲鎮 |
陳友良 |
153****2553 |
正在建設中 |
|
10 |
湖南環潔科技有限公司 |
南嘴鎮 百家溝村 |
張少先 |
158****0333 |
正在建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