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六月,洞庭湖區的楊梅熟了。古詩說,“紅實綴青枝,爛漫照前塢”,在靜謐的農家小院里,輕輕搖著蒲扇,吃幾顆冰鎮的“紫蘇楊梅”,再喝上一壺楊梅老酒,那定然是一種極為愜意的鄉居體驗……
楊梅,在字眼中“楊”正直、挺拔,“梅”美麗、高潔,又諧音“揚眉”,象征著出類拔萃和清雅脫俗。楊梅樹樹冠四季常綠,果實紫紅,被稱為“果中瑪瑙”。
洞庭湖區的人們珍愛楊梅、廣泛栽種楊梅,甚至將自己祖祖輩輩居住的村落以“楊梅”來命名,比如沅江市胭脂湖街道的“楊梅山”、赤山島的“楊梅嘴”等等。
在沅江市瓊湖街道新和社區活魚小區,至今保留著三棵古老的楊梅樹,種植年代約在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前后。這三棵古楊梅樹,歷經了百年風雨,見證了無數歷史變遷,成為了當地歷史文化的一部分。
古楊梅樹將繼續訴說著“水城沅江”那些悠遠的故事。而每每六月楊梅熟,長年在外漂泊的游子,心中的鄉愁便具化為一顆小小的楊梅,酸酸甜甜卻已是人間至味。
撰 稿:楊光輝 王 青 任曉輝
攝 制:孫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