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沅江高新區黨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益陽市、沅江市黨代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1234567”工作思路,全力推動“五好園區”建設,園區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堅持黨建引領,自身建設“一年有進步”
一是突出政治建設,筑牢政治忠誠。始終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力提高政治領悟力、政治辨別力、政治執行力,努力轉化成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建設洞庭湖區核心城市的政治自覺。
二是加強黨的建設,夯實發展基礎。切實履行基層黨建工作“一崗雙責”,堅定不移地把園區黨建工作放在園區工作第一位,建立黨工委書記負總責、班子成員管產業、局室長分片塊、黨建指導員管企業的黨建責任體系,層層壓實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齊抓共管的新格局。抓好非公黨組織的組建,堅決做到園區企業黨的組織全覆蓋,3名黨員以上的園區企業已全部建立黨組織。完善黨建指導員制度,采取“一帶一”“一帶多”的方式指導企業開展黨建工作,確保園區黨建無死角。安排60萬元黨建工作專項經費,大力支持企業黨組織開展黨建宣傳、陣地建設、標桿創建,對企業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給予適當補貼,對小微企業的黨組織開展黨建活動給予適當扶持。做優“黨建+”活動,積極推動黨建與經濟發展高度融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
三是樹立正確導向,筑牢思想根基。扎實抓好工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干部常態化學習,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夯實班子干部隊伍思想理論基礎,提升干部政治思想水平。廣泛宣傳園區在經濟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鼓舞士氣,凝聚力量,全年共刊登新聞報道139條,其中,國家級媒體上稿6條,省級媒體上稿11條,益陽級媒體上稿13條。同時,沅江高新區微信公眾號全年共發布信息80余篇,園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美譽度越來越高,關注支持沅江高新區發展的粉絲越來越多。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加強新聞輿論監管,全年未發生破壞意識形態安全事件,未出現影響園區、沅江形象的負面輿情。
四是加強廉政建設,作風持續轉變。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不斷提高班子的政治站位,錘煉班子作風,增強班子能力,努力將班子鍛造成信得過、過得硬的好班子。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努力扎緊制度的籠子,堅決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奢靡之風、享樂之風”,嚴防“四風”問題反彈。堅持“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制度,始終做到集體決策,末位表態。
(二)堅持穩中求進,經濟建設“一年有成果”
一是穩住了園區經濟大盤。努力克服新冠疫情給園區經濟帶來的嚴重影響,積極補短板,擴增量,園區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一定幅度增長,為穩住我市工業經濟大盤作出了較大貢獻。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78億元,同比增長5.12%,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318億元,同比增長5.37%,規模工業增加值68.29億元,同比增長4.9%,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238億元,同比增長5.74%。
二是爭取了多項重磅榮譽。2022年,相繼獲得了一些國家級、省級榮譽,園區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園區分別被評為“全國和諧勞動關系示范園區”、湖南省“幸福園區”試點單位;船舶制造產業集群被評為全省先進制造業集群;軍民融合工作被省人民政府給予真抓實干督查激勵;土地集約節約評價排名全省11位,獲得土地獎勵指標60畝,被省自然資源廳評為“十大高效用地園區”;土地高效利用以及“放管服”改革工作被益陽市推薦到全省參評真抓實干相關獎項。
三是引進并建成了一批重大項目。始終堅持把項目作為園區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市委、政府“真抓實干、比學趕超、花開四季、全年出彩”的要求,積極引進并建設了一批項目。全年共新引進項目26個,其中,引進了華興玻璃三期、源達集團綠建科技生產基地、宏碧園、喬湘體育、陶伍食品等重要產業項目,建成喬湘體育、沅江市砂石集散中心、宏碧園食品、煜香園食品、光亞食用菌基地等5個項目,微克科技、顯峰食品正在加快推進,華興玻璃三期已完成征地拆遷、土地報批等工作,即將動工建設。宏碧園食品項目從動工建設到建成投產不到5個月,刷新了沅江項目建設的新速度。同時,通過宏碧園食品積極引進了陶伍食品項目,進一步壯大了園區食品產業集群。
(三)堅持改革創新,激發活力“一年有成效”
一是改革攻堅日益深化。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承接172項行政審批權限,大力推行“一門式服務”及全程代辦制,全面承接園區項目行政審批事項,打通園區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積極推行“五員合一”服務模式,強化干部責任,增強干部服務意識,全員、全方位服務企業,著力解決企業在用工、融資、產品營銷等各方面的困難,切實做到“企業有求,園區必應;企業有難,園區必解”。
二是管理水平日漸提升。2022年,我們全力攻堅,啃下了一批硬骨頭。收繳標準廠房租金820萬元,清理并重新簽訂服裝產業園、船舶園標準廠房租賃合同70余份,引進三家專業物業公司,實現了對園區標準廠房等國有資產的規劃化、精細化管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工作,按照要求及時完成了7家船舶企業環境問題整治工作,建成環境監測平臺。壓實安全生產工作責任,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工作底線,園區全年“零事故”,確保了園區的安全穩定。
三是創新創業日趨活躍。亞光科技被國家體育總局認定為 “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單位”,辣妹子食品被省工信廳認定為“2022年湖南省消費品工業‘三品’標桿企業”,亞光科技、泉奇科技、蘆小妹食品被省工信廳認定為“2022年度第一批湖南省知名品牌”,中海船舶、億昌食品、三陽機械、博大天能、凱祥紡織、科仁醫療6家企業被省工信廳認定為“2022年新培育的湖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亞光科技制造的全球首艘運用超級電容、雙回轉推進器的車客渡船“新生態”輪榮登2022年度世界名船榜單。此外,我們與省科技廳科技信息所合作,啟動了船舶制造、工程機械產業全景圖的編制工作;與中南大學合作,在園區建立了中南大學博士工作站,以及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減速機產學研基地。
總結過去一年,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園區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經濟指標與年初目標任務存在一定差距;園區綜合實力評價在益陽園區的排名有所后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短板;一些干職工的思想觀念、能力作風與工作要求還不適應,不敢為、不愿為、不善為的現象還不同程度的存在。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將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切實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