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自然資源局緊扣各項既定工作目標,主動作為、全面履職,圍繞全市經濟發展,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確保全市國土工作健康有序良性發展。
一、工作有序開展
(一)抓緊土地報批。一是強化預審管理。今年上半年向自然資源部、省自然資源廳、益陽市局申報新增建設用地預審項目并取得預審意見的項目共27個,用地總面積68.2905公頃,其中農用地59.6603公頃(耕地8.0997公頃),建設用地3.0302公頃,未利用地5.5943公頃。二是主動服務重點工程建設。到目前為止,全市共批回土地18宗,面積45.0408公頃,確保全市建設項目順利“落地”。同時,還上報了8個批次的建設項目,面積為29.0087公頃。審查并呈報益陽市人民政府批準了沅江市泗湖山鎮村民活動中心、沅江市泗湖山鎮華星村敬老院,總面積為0.7468公頃。三是嚴格實施規劃調整。上半年經省人民政府和益陽市人民政府同意對沅江市禁捕退捕漁民搬遷安置建設項目(二期)、沅江高新區丁家壩安置區建設項目、沅江市大榨欄湖50MW漁光互補發電項目110KV變電站及運行管理中心、湖南益陽沅江赤山110千伏輸變電工程項目、沅江市四季紅鎮等八個鄉鎮公益性公墓等13個項目選址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建設項目進行規劃調整,調規的總面積為50.8290公頃。
(二)加強土地出讓。上半年我局組織召開土地招拍掛會議4次,研究討論土地30宗,其中網上掛牌28宗,(工業用地20宗、商住用地10宗)共處置面積55.21公頃。召開局業務例會3次,研究討論土地17宗,出讓面積508.53平方米,土地總收益51948萬元,其中已到出讓金專戶的40368萬元。劃撥土地11宗,面積19.8616公頃。
(三)嚴格耕地保護,推進土地綜合整治。一是全面落實占補平衡。上半年,共辦理涉耕建設用地6批次,占用耕地1.9623公頃,做到了占用耕地的占補平衡。且督促用地單位按時足額繳納耕地開墾費,截至目前為止共收取耕地開墾費 126.2695萬元。 二是對2017年旱改水部分指標進行了交易。上半年,我市2017年旱改水指標進行了交易,成交水田規模10公頃(150畝),成交價格525萬元;成交糧食產能150萬公斤,成交價格4500萬元;這種通過異地交易或置換指標的方式,為我市取得了較大的收益。 三是積極開展了設施農用地上圖入庫工作。上半年,我們積極開展上圖入庫工作,明確設施農用地上圖入庫范圍、時間節點等,并進行政策文件傳達及業務培訓。目前全市共有1028個備案項目需上圖入庫,其中826個項目已完成上圖入庫,共131.59公頃,已超過省廳要求。四是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與補足工作。今年6月,我們以現有永久基本農田為基礎,開展核實整改補足工作。充分運用三調成果和最新衛星遙感影像,對本市永久基本農田全面核實,掌握利用現狀。將現狀永久基本農田中的非耕地、不穩定利用耕地等實事求是調出,在可劃為永久基本農田的穩定利用耕地中補足,目前我市下達預計劃任務指標已完成。
(四)加大執法監察力度。一是上半年部、省下發我市土地、礦產衛片監測圖斑總數690個,面積3593.91畝。通過外業核查舉證,實地核定47個圖斑為國家級重點項目共雙茶安全垸建設,574個圖斑為村民建房,11個圖斑為赤山島樂漉線取土場。違法圖斑11個為農村公益性公墓,30個為高速公路建設項目,1個圖斑為市政建設重點項目服務中心建設的黑臭水體處理池。二是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14宗,結案13宗(公墓12宗、黑臭水體1宗、水環境治理項目1宗)。
(五)夯實基礎業務。今年上半年共頒發不動產登記證書5902本,不動產登記證明4480本,不動產查詢證明1026份。
二、存在問題
(一)耕地保護方面
1. 耕地后備資源匱乏,“占一補一”任務艱巨。從耕地后備資源調查數據來看,我市耕地后備資源已經十分匱乏,按照土地整治項目要求,所有項目建設規模面積不能重復且有少量資源也不能開發。
2. 水稻耕種的效益不高,農民對保護永久基本農田的積極性不高。農民保護耕地的積極性并不高,由于經濟效益的驅動,農民自主調整種植結構,個別地方種植藥材、風景名貴苗木、果樹。
(二)不動產登記方面
1. 綜合受理還達不到要求,住建局商品房網簽沒有一并納入不動產登記受理。
2.“多測合一”沒有整合到位,給登記中心權調實測帶來極大不便。
3. 檔案管理工作嚴重缺失。房產移交的檔案資料沒有系統管理;2016年中心成立后的檔案一直沒有進行清理,加之中心日業務量多,檔案堆積亂放,嚴重影響登記效率和檔案管理;鄉鎮分中心檔案無人看管,沒有掃描電子備份,存在原始資料丟失遺漏的風險;林業局的林權檔案6000多卷沒有場地存放,導致一直沒有接管;10萬余冊的宅基地確權資料因無場地存放也沒有留存中心保管,亟待提上議事日程。
(三)違法用地處置方面
一是因國家和省級重點項目建設違法用地,如:安全垸建設、高速公路、省級公路新擴建;二是我市公益性公墓建設和村級服務中心等公益民生類項目違法用地。因涉及調整規劃、土地置換等原因,短時間內難以整改到位,需要上級部門協助解決。
三、下階段工作思路、目標和措施
1. 繼續做好用地報批工作。積極做好項目包裝,積極對接省、市業務主管部門,爭取用地政策支持,全年完成建設用地報批任務1000畝以上。
2. 加大耕地開發力度。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依據土地利用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后備土地資源開發利用。
3. 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深入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工作,認真落實“放管服”改革精神,抓好“三集中三到位”,進一步優化窗口設置、業務流程設置,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目標,最大限度實現便民利民;持續開展房地產辦證信訪突出問題集中化解處置,讓全市不動產登記工作切實解民憂、暖人心。按照省、市統一部署,穩步推進不動產登記“交房即交證”改革。
4.全面強化執法督查。完成土地礦產衛片執法檢查查處整改工作,確保衛片執法檢查工作順利通過驗收;完成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整改年度工作任務,嚴控增量,依法處置“存量”;督促各鄉鎮進一步防范、遏制違法用地的發生,加大巡查、查處力度,杜絕大宗違法用地。
5. 按照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整體要求,2021年底前,完成我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編制和評審報批工作;與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同步建設、同步報批、同步實施的要求,完成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的建設;分解落實和傳導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要求,啟動各鄉鎮一級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協調推進相關專項規劃的編制,參照省級專項規劃編制目錄清單制定本級專項規劃編制目錄清單,并將批復后的有關專項規劃成果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