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市)職改辦,市直有關單位及省在益單位,各院校人事(職改)部門,有關系列評委會組建單位人事(職改)部門:
為貫徹落實《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人社部第 40 號令)和省職改辦《關于做好2020年度全省高級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湘職改辦〔2020〕5號)文件精神,現就我市開展2020年度職稱(含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與推薦
(一)事業單位的職稱申報推薦
事業單位原則上應完成崗位設置且有空缺崗位,并在核定的崗位結構比例內對應空缺崗位組織差額推薦。
1.申報評審職數。職數申報參照《關于做好全省事業單位高級職稱年度評審職數申報與管理的通知》(湘職改辦〔2020〕3號)要求執行。(1)有空缺崗位單位的申報。用人單位根據崗位設置和人員聘任情況,科學確定當年度職稱(高級和中級)申報評審職數,公示 5 個工作日無異議后,填寫本單位《 年度事業單位高(中)級職稱評審職數申報核準匯總表》(附件1、7)及《 年度事業單位政工專業高(中)級職稱評審職數申報核準表》(附件2、8),并附公示情況截圖,報市職改辦審核。(2)無空缺崗位單位的申報。全面實行崗位管理的事業單位,一般應在崗位結構比例內開展職稱評審。以下情況可由用人單位提交專項報告并填寫相關表格,經市職改辦審核同意后匯總報省職改辦審批。 ①國家或省重大科研專項、重點學科、戰略性新興產業、文藝領域等急需緊缺人才,且與用人單位簽訂一定服務年限的,所在單位提交專項報告并填寫《 年度事業單位特殊情況高(中)級職稱評審職數申報核準表》(附件3-1、9-1)和《 年度事業單位特殊情況申報高(中)級職稱花名冊》(附件3-2、9-2)。②按照“退多補少”的原則,用人單位根據現在崗在聘下一評審年度年底前退休的(高級或中級)職稱人數,提交專項報告并填寫 《 年度事業單位“退多補少”高(中)級職稱評審職數申報核準表》(附件4-1、10-1)和《事業單位高(中)級崗位年底前退休人員花名冊》(附件4-2、10-2)。國家已明確“即評即聘”系列(專業)除外。③單列評審職數的申報。根據《湖南省暢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 10 條實施意見》(湘人社發〔2019〕67 號)規定,依托省市重點學科、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含備案的其他引才工程),從境外引進來湘創新創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急需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在鄉鎮專業技術崗位累計服務滿 20 年且業績突出的專業技術人才(中小學教師、基層衛生系列除外)、扎根基層(與基層單位簽訂5年及以上服務期)特別優秀的青年博士, 經考核合格出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員,可優先使用單位空缺崗位, 無空缺崗位的可申請單列評審職數。由用人單位提交專項報告并 填寫《 年度事業單位特殊情況高(中)級職稱評審職數申報核準表》(附件3-1、9-1)和《 年度事業單位特殊情況申報高(中)級職稱花名冊》(附件3-2、9-2),報市職改辦審核,高級職稱職數經市職改辦審核匯總后報省職改辦審批。
2.組織差額推薦。單位根據省職改辦和市職改辦核準的系列(專業)評審職數,按照“對崗申報”的要求,對納入崗位設置管理范圍的專技人才組織差額推薦。其中,推薦申報參評政工專業職稱的,須是在管理崗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不得推薦其他崗位人員。受到記過及以上處分的,受處分期間不得申報參評職稱。
3.嚴格申報渠道。凡被單位聘用且已納入崗位設置管理范圍的專技人才,不論其人事檔案的管理形式,均須通過所在工作單位申報參評職稱,凡通過本人所在工作單位之外渠道申報參評的,一律按弄虛作假處理。凡被單位聘用但未納入崗位設置管理范圍的專技人才,由其人事代理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或所在工作單位推薦申報,申報參評時須提供所在工作單位出具的未納入崗位設置管理范圍的證明。
(二)非事業單位的申報推薦
非事業單位根據單位實際和發展需要,按照優中選優的原則,嚴格對照職稱申報參評條件擇優推薦申報。
1.具有人事檔案管理權的非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改制成國有企業的科研院所等)專業技術人員按照人事隸屬關系,通過所在工作單位人事(職改)部門申報參評職稱。
2.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國有企業臨時聘用人員和自由職業專技人才(含港澳臺人才、外籍人才)等,原則上在勞動關系所在地自愿參加職稱評審,合法權益受到同等保護,履行同等義務。此類人員可由人事代理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推薦申報,也可按屬地化原則由所在地工商聯、行業協會學會、園區、教育就業辦及民營企業推薦申報。民營企業專技人才被派駐外地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可按有關規定在派駐地申報參評職稱。
二、職稱職數申報和職稱評審時間要求
(一)職數申報及表格提交時間。事業單位職稱評審職數申報表格(高級附件1-4,中級附件7-10)及專項報告的提交時間為 7月 6日至7月15日。事業單位現場提交申報參評材料時,還須提供《 年度事業單位 系列(專業)高級職稱評審職數申報專業備案表》(附件5)和《 年度事業單位 系列(專業)中級職稱評審職數申報專業備案表》(附件11)。
(二)材料報送時間。2020年度全市中級職稱申報參評材料集中報送時間為 8月10日至8月21日。高級職稱申報參評材料集中報送時間為 9 月10日至9月22 日。
(三)材料報送有效時間。全市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專技人才在9月30日及之前達到退休年齡的,不再提交材料,也不接受其申報參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及自由職業專技人才(含港澳臺人才、外籍人才)申報參評職稱可放寬至65周歲(時間計算到12月31日)。個人申報參評材料的有效時間均為材料報送日,即2020年9月30日(含),其后取得的學歷證書、論文著作(版權頁所載日期)、獲獎證書、專利證書、業績成果等,不作為2020年度高、中級職稱評審的有效材料。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申報參評材料報送時間另行通知,但不得遲于9月30日。
(四)評審方案備案時間。各評委會組建單位須在開評前5個工作日,向市職改辦報送評審方案,提交開評報告并得到批復后才能組織評審。
(五)評審完成時間。2020年全市所有系列評審委員會評審工作完成時間為2020年 12月24日以前。
(六)評審結果公示和備案時間。年度系列職稱評審委員會評議投票工作結束后,各評審委員會日常辦事機構應于3個工作日內將年度評審結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各系列評審委員會日常辦事機構應在年度評審工作結束后15個工作日內,將公示情況及職數無異議人員,根據評審層級向市職改辦先行提交備案,以便盡早下發確認文件。公示有異議的人員,由系列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調查核實,待處理結束后再另行備案。
三、其它事項
(一)評審申報要求。1.對申報人員要求。職稱申報參評實行告知承諾制、追溯追責復核制。申報參評人員需對所提供的材料和所填報的資料承諾真實、準確、有效,所有信息資料長期保存,作為人力資源基礎數據比對信息,無論什么時候,經核查發現有通過提供虛假材料、剽竊學術成果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等違紀違規行為取得的職稱,一律予以撤銷,據此獲得的后續職稱或其他權益,也一律一并取消,并按相關要求記入誠信檔案。2.對審核人員要求。用人單位或負責推薦申報的單位(組織)應對申報參評材料進行審核,要明確責任主體,層層分工、具體到人,認真填寫《真實性審核責任卡》并簽署意見。同時按照“誰審核,誰簽名,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責任追究。3.材料公示要求。申報參評材料應按《關于規范全省高級職稱年度評審備案和公示的通知》(湘職改辦〔2019〕5號)要求在單位(組織)進行公示,公示內容包括學歷、資歷、工作業績、成果、論文、服務基層、是否破格申報、違紀違規情況等,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未經審核和公示程序的,不得推薦申報參評,已評審通過的不予備案。
(二)部分系列(專業)實行“凡晉必下”要求。中小學教師、衛生、農業系列、林業工程專業晉升職稱對基層工作經歷的要求,執行《關于明確部分系列(專業)晉升職稱基層工作經歷有關事項的通知》(湘職改辦〔2020〕4號)相關規定。
(三)完善基層職稱評審相關政策。“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基層高級職稱實行比例單列、總量控制,不占當地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市人社局會同財政、教育、衛健、農業農村、林業等行業主管部門研究確定當地基層高級職稱評審總量規劃及每年度相關系列(專業)評審數量計劃,報省人社廳備案。
(四)組織民營企業專場職稱評審。全面貫徹落實省人社廳關于印發《湖南省暢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10條實施意見》《湖南省創新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10條措施》(湘人社發〔2019〕67號)文件精神。2020年為民營企業人才評價服務年,組織開展工業新興優勢產業、地方傳統特色產業等民營企業中高級職稱專場評審,具體方案另行下發。相關行業領域的民營企業專技人才可自主選擇參加專場職稱評審或參加全省統一的職稱評審(有關參評傾斜條件見附件)。
(五)貫通技能人才職稱評審路徑。
1.高技能人才具備以下條件,并符合相應職稱評審要求,經單位考核推薦,可直接對應申報參評相應職稱。
(1)獲得高級技師(一級)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后從事技術技能工作滿4年,可申報參評相應專業副高級職稱;
(2)獲得技師(二級)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后從事技術技能工作滿3年,可申報參評相應專業中級職稱;
(3)獲得高級工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后從事技術技能工作滿2年,可申報參評相應專業初級職稱。
2.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分別按中專、大專、本科學歷申報參評相應系列(專業)職稱。
3.取得世界技能大賽獎項,或取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的優秀高技能人才,由市局制定考核認定標準、辦法和操作方案,按照標準進行職稱認定。高級職稱認定結果報省職改辦備案。
(六)加大防疫一線專技人才的職稱評審傾斜力度。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突出的衛生、自然科學、工程、新聞等專技人才,由所在單位或相應系列(專業)主管部門申請,可在評審職數、通過率等方面予以放寬,同等條件下優先晉升。參與疫情防控一線的專技人才其疫情防控工作經歷視同繼續教育實踐活動,視同完成 2020 年度繼續教育學時(分),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經歷視同下基層服務經歷。
(七)文件表格下載。全市職稱評審相關文件、職稱評審表格、新修訂的各系列(專業)職稱申報評價辦法、高、中級職稱申報參評材料要求(包括內容、格式、排序、份數等),均可在益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12333公共服務平臺-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欄(http://www.yiyang.gov.cn/rsj/4548/4560/default.htm/)統一查閱下載。
附件:1、 年度事業單位高級職稱評審職數申報表格(1-6)
2、 年度事業單位中級職稱評審職數申報表格(7-11)
3、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參評條件
益陽市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6月30 日
(此件主動公開)
益陽市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6月30日印發
附件3
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參評條件
根據《湖南省創新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10條措施》(湘人社發〔2019〕67號)精神,民營企業專技人才未獲得初級、中級職稱,但成績突出、貢獻卓著的,根據其從事專技工作時間,在滿足相應系列(專業)晉升要求的基礎上,經由民營企業考核推薦,可比照省同類專技人才正常申報年限超出2年、4年,直接申報參評中級、副高級職稱。具體如下:
一、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可直接申報參評中級職稱:
1.獲得雙學士學位,從事專技工作6年以上;
2.大學本科或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從事專技工作7年以上;
3.大學專科或技工院校高級工班畢業,從事專技工作9年以上。
二、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可直接申報參評副高級職稱:
1.獲得博士學位,從事專技工作6年以上;
2.獲得碩士學位,從事專技工作12年以上;
3.獲得雙學士學位,取得初級職稱后從事專技工作13年以上;
4.大學本科或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取得初級職稱后從事專技工作13年以上;
5.大學專科或技工院校高級工班畢業,取得初級職稱后從事專技工作15年以上。
其他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及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才(含港澳臺人才、外籍人才)參照執行,民辦學校、民辦醫衛機構暫不納入此類范疇。凡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系列(專業),國家有特別要求的從其要求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