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日宣傳期間,沅江市洞庭湖博物館除留守人員外,舉全館之力參加了益陽市文旅廣體局主辦的以“秦漢時期的益陽——兔子山遺址考古”為專題文物知識講座。
主講老師是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春龍,他圍繞兔子山遺址考古發現和出土簡牘的遴選、清理、識讀、保護,引領大家回到了秦漢時期的益陽,重溫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在最后的討論與交流環節,大家對兔子山遺址發掘成果的后期保護與利用工作表示出高度關注與支持,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此次講座既提升了本館管理人員與技術骨干力量的業務能力和學術素養,又激發了大家學習歷史與參與公共考古的熱情。我們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工作的指示:“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在文物歷史研究工作中不斷努力,探索更為悠久的益陽歷史文化根脈,以文物事業新發現助推更強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