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地方特色產業復蘇、夯實鄉村振興產業根基,沅江稅務部門聚焦苧麻產業發展痛點,以引導企業合規經營為核心抓手,在涉農增值稅發票規范管理方面實施精準指導,為其高質量發展注入稅務動能。
苧麻產業在沅江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是當地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沅江的苧麻種植面積曾高達18萬畝,一度成為當地的支柱性產業。然而,由于市場波動、環保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苧麻產業發展遭遇了瓶頸。隨著市場對天然纖維產品需求的逐漸回升,苧麻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得益于沅江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當地所產的苧麻纖維細長且質地堅韌,在市場上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目前沅江擁有苧麻產業鏈企業、合作社14家,種植面積約1萬畝,干麻年產量達600噸。
在產業復蘇過程中,由于個別苧麻專業合作社為新辦納稅人,政策理解存在偏差,在收購合作社社員以外的苧麻農產品時,誤開具“自產自銷農產品免稅發票”,違反了“自產自銷發票僅適用于合作社成員自產農產品”的規定,既增加了經營成本,也影響了信用記錄。針對企業不熟悉政策的情況,稅務部門積極行動,深入苧麻種植企業,組建專項輔導小組,逐一梳理4家合作社的購銷臺賬,重點講解“自產自銷”與“外購轉售”的發票開具區別,幫助整改發票使用問題6個。
沅江雙紅苧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為我們清晰指引了合規經營的方向,從解決發票使用難題,到日常合規經營要點講解,再到政策適用規范,以及可享受的優惠政策,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導,讓我們在經營中少走彎路、不踩紅線,發展的底氣和信心更足了。”
下一步,沅江稅務將繼續關注麻產業發展需求,針對性優化稅收服務舉措,落細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助力農戶穩定種植收益、帶動鄉村就業,為鄉村振興筑牢民生根基,推動這一地方特色產業“守得住根、接得上鏈”,為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與文化傳承注入稅務力量。